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业资讯

多个仪器仪表行业重量级会议同期举行

时间:2012-11-03 11:22:23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越联  点击数: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仪器设备与试验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第三届中国能力验证与标准样品论坛、CCATM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同期举行,旨在形成科学仪器—试验技术—试验技术与结果评价有机衔接的高峰会议,推动仪器与试验技术的发展。

2012年10月31日-11月3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仪器设备与试验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与中国标准化协会(CAS)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能力验证与标准样品论坛”、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联合主办的“CCATM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在国 家会议中心同期举行。这些会议的举行旨在形成科学仪器—试验技术—试验技术与结果评价有机衔接的高峰会议,推动仪器与试验技术的发展。

以上会议同期举行旨在形成科学仪器—试验技术—试验技术与结果评价有机衔接的高峰会议,推动仪器与试验技术的发展。

会议现场

11月1日-2日,以上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联合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企业家及政府工作人员就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科学仪器技术进展及仪器企业发展思路,以及实验室能力验证等做了报告。

  

大会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 王海舟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干勇

  报告题目:生态钢铁产品和新材料产业化技术的发展,呼唤科学仪器设备与试验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干勇在报告中介绍了研究全流程监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其发展的路线图和建议,有利于实现流程工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生态链的构建,冶金新材料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才能支撑流程工业的持续发展。

  

报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条财司副司长 吴学梯

  报告题目:企业与重大科学仪器开发

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先导和重要保障支撑条件,吴学梯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科学仪器创新工作的主要资金渠道、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定位和支持范围、推动企业成为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承担主体等内容。

 

 报告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 刘卓慧

  报告题目:产品质量与检测技术

刘卓慧在报告中介绍了产品质量和检测技术间的依存关系、产品质量对检测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检测技术是标准和技术法规制定的基础、检测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和培训检测人员的重要性。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检测能力的关键要素。

  

 报告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方向

  报告题目:标准化助推科学仪器与试验技术创新发展

方向介绍了试验技术、科学仪器、技术标准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探讨了如何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科学仪器和试验技术的创新发展,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报告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秘书长 宋桂兰

  报告题目:中国实验室认可发展和国际互认

宋桂兰在报告中介绍说,中国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已经实施10周年,目前实验室认可数量已接近5000家,在国际上位居第一,而且认可领域从传统的工业产品,扩展到环境、健康、安全、司法鉴定等领域。

  报告人: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IC主席/ 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认可组织总经理 Regina Robertson

  报告题目: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和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ILAC 进展报告

Regina Robertson阐述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PMP)认可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PTP)认可两个新领域就相互承认协议(MRA)所开展的工作。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庄松林

  报告题目:现代光学仪器及其应用

庄松林就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并对和光学仪器相关的四个领域做了介绍,即光显示、光学成像系统、光纤传感和系统,以及光谱仪器。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庞国芳

 报告题目:追踪近20 年SCI 论文见证世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步(1991~2010)—我国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庞国芳在报告中介绍通过选择分析测试领域15个国际著名杂志(SCI 1.0-7.0),检索了近20年(1991-2010)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SCI论文3050篇,文献作者来源于72个国家 和地区,对每个国家论文总量、开发的样品制备技术种类和检测技术种类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比对分析。

  

报告人:比利时冶金分析研究中心经理/ 欧洲钢铁工业分析研究与应用委员会主席 Victor Tusset

  报告题目:熔融金属在线控制技术的未来

Victor Tusset提出熔融金属在线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在生产过程中确定熔融金属(钢)的成分和对熔融钢的直接分析。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钟华

  报告题目:现代精密仪器准确性的保证—量子计量标准

张钟华指出现代精密仪器的准确性是由计量基准和标准来保证的。传统计量基准的量值用实物基准来保存和复现,20世纪中,利用量子物理学的成就发展了长度、时间、电学等方面的量子计量基准。新世纪中,质量的量子计量计量基准成为研究热点。

  

报告人: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样品委员会主席 Hendrik Emons

  报告题目:全球化时代比较测量结果的最新方法

Hendrik Emons介绍了利用计量学、标准化、以及为实现测量结果的全球信任而制定的标准样品的作用,以及确保测定结果的可比较性的现代测量方法。

  

报告人:瑞典腐蚀与金属研究所研发经理 Arne Bengtson

  报告题目:用脉冲分布分析发射光谱法技术快速表征夹杂物—最新研究进展

Arne Bengtson报告中介绍了火花能量、火花频率、TRS、非对称光强等对钢铁生产中夹杂物分析的影响。并指出脉冲分布分析(PDA)是快速、定量测定钢种非金属夹杂物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多的钢厂采用这一技术进行质量控制。

  

报告人: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学院教授 Kazuaki Wagatsuma

  报告题目:发射光谱分析中直流和射频电源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激发温度的比较研究

Kazuaki Wagatsuma介绍说采用直流和射频电源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铁原子谱线的波尔兹曼图呈良好的线性曲线。并比较了两者的发射特点,直流和射频等离子体温度值差别不大,且对放电参数的依赖性基本相同。

 

 报告人:岛津制作所社社长 服部重彦

  报告题目:日本分析仪器的发展史与对产业的贡献

服部重彦在报告中介绍了上个世纪20年代,在日本化学领域大量引入海外技术,开启了日本分析仪器的历史。50年代是日本战后的复兴期,随着化学 工业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工艺用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和其他分析仪器也获得了发展。从90年代至今分析仪器的应用已经拓展到生命 科学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告人: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云海

  报告题目:钢研纳克的自主创新之路

贾云海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介绍了钢硏纳克的自主创新之路。通过不断自主创新钢硏纳克掌握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技术,推出了金属原位分析仪、激光原位分析仪、质谱氧氮氢分析、稀土快速鉴别仪、电磁超声探伤仪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

 

 报告人:EA/EUROLAB/EURACHEM(EEE) 能力验证部召集人/英国LGC有限公司PT部门负责人Brian Brookman

  报告题目:通过熟练测试促进实验室质量的提高

Brian Brookman在报告中分别就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熟练测试(PT),可选择的PT项目,实验室如何使用PT,选择合适的PT项目、LGC部门的PT项目等做了介绍。

  

报告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

  报告题目:锐意创新,携手开拓

王健介绍了聚光科技的原始创新战略、差异化产品策略;优秀人才吸引、创新团队建设;矩阵式研发管理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并积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同时借助资本推力,开展融资并购活动。

  

报告人:ME & E 咨询公司 王建生

  报告题目: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三维表征和模拟

王建生介绍了美国材料与工程协会在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三位表征及模拟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某种超高强度钢通过计算模型预测的屈服强度,以及一些两相合金粗化的韧性断裂过程和三维相场的模拟结果。

 

 报告人:化学测量中质量、可比性和可靠性认证和质量保证杂志/原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化学委员会主席 Paul De Bièvre

  报告题目:有证标准样品和能力验证计划的内在计量溯源值

Paul De Bièvre介绍说不管是有证参考物质还有能力验证计划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二者都需要建立一个计量的可溯源值,但这个计量溯源值的功能又是不同的。Paul De Bièvre在报告中详细阐释了隐含在这些基本概念之下的思考。

更多的拉力机万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拉力试验机等仪器资料,尽在广东越联仪器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qc-tech.com

本文链接:http://www.qc-tech.com/article/hyzx/1351912950196.html

本文标签:试验技术,仪器设备,高峰论坛,高峰会议
更多

文章分类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1. 最好的拉力机品牌推荐
  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发展现状
  3. 万能材料试验机构造与操作
  4. 试验机行业分析:未来几年市场将达…
  5. 单一来源采购引争议 忙中出错闹…
  6. 新发明的雾霾探测仪可监测雾霾天…
  7. 浅谈摩擦磨损试验机发展
  8. 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汇编
  9. 高科技仪器鉴宝 赝品难逃法眼
  10. 国产试验机与国外的差距和优势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