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PM2.5监测数据发布
继9月28日实时发布2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2.5监测数据后,北京第二批15个PM2.5监测站点数据10月6日起正式上线。至此,该市PM2.5监测网络的35个监测站点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登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35个站点PM2.5试运行监测数据已实时发布。新增的15个站点中,前门东大街、永定门内大街、西直门北大街、南三环西路和东四环北路为交通污染监控点,点位设置于车流量大、路网密集的交通主干线周边,用以反映交通干线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掌握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规律、时空分布变化等特点,备受关注。7日21时,前门东大街、永定门内大街、南三环西路的PM2.5浓度,均为0.2毫克/立方米,西直门北大街、东四环北路的PM2.5浓度偏低,均为0.16毫克/立方米,同属超标。
截至7日21时,北京6个区域背景传输点PM2.5浓度,也属超标,并呈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现象。PM2.5日均浓度、小时浓度的城市环境评价点多为超标。
什么是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表示,新版空气质量发布平台2012年1月1日上线。2012年10月6日,北京35个PM2.5监测站点试运行数据全部上线发布。
PM2.5监测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 在这张图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更多的拉力机、万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拉力试验机等仪器资料,尽在广东越联仪器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qc-tech.com
本文链接:http://www.qc-tech.com/article/hyzx/1349683404138.html
- 上一篇:全国多地将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 下一篇:我国测试仪器产业产业化进展缓慢的因素